西安东方职业高级中学带你了解中职升学九大途径!

分类:校园动态 时间:2023-04-20 来源:本站 作者:小文老师

职业教育一直备受各界关注。

与2022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在“发展职业教育”前又增加了“大力”二字。明显可见的是,当下职业教育正“跑步”进入春天。

其实在2022年,这种“加速”的态势已经显现。一个非常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已颁布2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进行了大修,除规定扩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职校生应有职教本科甚至以上的“上升通道”,还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校学生平等就业、录用条件等等。这是首次从法律层面为“职教生”正名,把“职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2022年底,中办、国办又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深入布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加强”,其实已经是当下的一种“必须”: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创业都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种变革不会是一日之功。许多配套措施陆续跟上,从中央到地方需出台更多政策,增强师资力量,带动更多企业参与“产教结合”,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年轻人“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在解决就业歧视方面,也应理顺更多环节,树立职业教育形象,扭转社会观念。

无论职业教育本身,还是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知,都到了该正式转向之时。“职业教育”不应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差生托管班”,而应成为多元人才培育基地。对职业教育认知的及时转向,将更有利于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高质量技术人才助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420114220.jpg



中职升学九大途径


一、对口升学/职教高考

对口升学是国家从高校招生计划中选择部分专业,拿出专门指标,中职对接高职、本科,让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通过对口专业的考试招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对口升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和同年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对口升学的优势在于升学、就业双保险,就读对口升学班,有直接升入大学的机会,也可选择直接就业,升学、就业两不误。


二、高职单招考试

高职单招(高等职业院校单独考试招生),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自行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线,确定预录取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录取。


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后,被正式录取后不得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与普通高考相比,单招考试不仅看文化考试,还要看综合测试,比如技能、面试、职业倾向测试等,综合能力强的考生的优势可得到体现。有些院校参加考试人数较少,升学录取率高,专业迎合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广阔。


三、五年制高职(“3+2”)

五年制高职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

前三年实行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成绩考核合格后转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两年,学业期满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证书注明五年一贯制专科字样,与三年制专科字样基本无异。此学历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


四、留学

很多中职学校结合实际,积极扩大教育开放,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国际化在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职生通过留学的方式进入国外大学深造,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成教、网教和自考

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是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由成人高校根据考试结果择优录取,统考每年举行一次,达到分数线后才能入学就读,考试形式类似于普通高考。


六、普职融通

普职融通,是通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携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


七、艺体考试

对于有艺术特长(美术、音乐等)和体育特长的学生而言,艺体高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艺体类,考试流程和录取方式与普通高中是相同的。


八、普通高考

中等职业学校属高中学段教育,中职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一样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


九、免试入学

如果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获得省级、国家级相关技能比赛的重要奖项,可申请免试入学,经省教育厅核实资格,拟申请高校考核公示无异议后可以获得免试录取的机会。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实现出彩人生。


本文转载自全民职教



版权声明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安幼升小网 ek12.cn)”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xazgknews@163.com】

标签
二维码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必看
必看
  • “双减”之下 “年味儿”寒假作业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 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影响几何?
  • 标签
    热榜
    QQ

    微信扫一扫

    WeChat
    Top